來源:2016東吳大學物理學史研習會筆記
任慶運教授主講「中國上古的曆算」
在沒有時鐘以前,人類是如何感受時間的流動與定義其刻度呢?演講者舉出中國古代曆法的制訂方式與書籍記錄,皆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,古人已能知曉一年的長度約為365.25日,卻未曾在古書中證明其緣由,也沒有證據顯示其計算能力能夠處理百位以上分數的能力,故在各朝代中必須定期修訂曆法,以修補長年累加下來的誤差。
人類對時間的量度最基本的測量工具便是觀日,日出日落訂為一日,古代測量日影的工具稱為稱為圭表,每年正午日影最長的那日訂為冬至,兩個冬至之間訂為一年,又一年為365日,但每隔四年,必有一年會多一日,故平均一年為365.25日,年日間的關係由此確立;那月的概念如何定義呢?以現今的認知即月亮繞地球一周,實際觀察每日日落之時,若正逢月亮恰由東方的平面升起,此日稱為月望,即日、月在東西兩端對坐相望之意,反之,若夜裡皆不見明月,正逢日出之際,月亮與日一同出現在地平線時,此日稱為月朔,即月亮重生之意,故得一月略小於30日;最後在年、月之間必須算出一個共同的週期,古代稱之為「章」,便以冬至正逢月朔之日為章之分界日,故得19年約等於235個朔望月,此週期正是古代中西方文明皆曾參照與使用的曆法制定依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